首页 资讯 正文

樱桃林下的白鹅“除草工” 奏响生态致富“向天歌”

体育正文 116 0

樱桃林下的白鹅“除草工” 奏响生态致富“向天歌”

樱桃林下的白鹅“除草工” 奏响生态致富“向天歌”

中新网兰州6月7日电 (杨娜)“不来看不知道,大白鹅竟然是除草高手。”枝头的红樱桃和树下溜达的鸡鸭(jīyā)鹅,让游客邓沅对兰州这家(zhèjiā)名为(míngwèi)家栋稀特菜的种植农场印象(yìnxiàng)深刻。本意是带孩子来体验果树采摘的她,在樱桃树下带着四岁(sìsuì)儿子观察鸡鸭鹅的过程中,体会到别样的乐趣。 继端午假期开园之后(zhīhòu),该农场4000多棵樱桃树陆续迎来采摘季。农场负责人李翠芹6日接受采访说,开园期间早熟的樱桃已经采摘完毕,下一批(yīpī)樱桃预计两三天后也可采摘,届时树下的“溜达鸡”“溜达鸭”“溜达鹅”也会成为(chéngwéi)农家乐餐桌上供不应求(gōngbùyìngqiú)的美味。 夏日(xiàrì)里,兰州七里河区彭家坪镇家栋稀特菜种植农场内,大鹅在果树林里悠闲“散步(sànbù)”。杨娜 摄 48岁的李翠芹和丈夫从安徽老家来兰州已近30年,从最初(zuìchū)市场的小菜贩到现如今的“农场主”,李翠芹在承包土地种植(zhòngzhí)稀特菜的过程中,受社交平台成群白鹅(báié)在玉米地除草的短视频(shìpín)的启发,在去年樱桃采收季节,购进2000只鹅苗,帮助解决除草问题。 “当时樱桃园里的(de)(de)(de)(de)杂草疯长,工人经常是锄完东边,西边的草又长起来,锄草耽误了其他工作的进度,效果还不尽如人意。”抱着试一试的心态,李翠芹引进了农场的新员工——2000只大鹅“除草工”。结果令她惊喜的是,大鹅在清理杂草的同时,满足(mǎnzú)了饲料的供应问题,而散养的特质又让所产鹅肉和鹅蛋品质优良,深受市场青睐。 在位于兰州七里河区彭家坪镇(zhèn)的这片占地214亩的种养复合生态园内,樱桃树、苹果树、梨树等果树下,鸡鸭鹅群各司其职。除了当之无愧(dāngzhīwúkuì)的“除草主力”大白鹅之外,鸡鸭则负责松土、捉虫,所有禽类白天散养(sànyǎng),夜间自行归巢,粪便经处理后成为(chéngwéi)优质有机肥,经过一年的实践,农场已形成了独特(dútè)的生态循环模式。 目前,农场鸡鸭鹅总数近1万只,李翠芹介绍(jièshào)说,农场正在筹备建设(jiànshè)600平方米、包含鸡鸭鹅苗的育苗基地。随着采摘季的到来,游客在体验采摘果蔬乐趣的同时(tóngshí),还能品尝从田间直接到餐桌的农家美味(měiwèi),购买果园里最正宗的土鸡。 图为农场负责人李翠芹在农场忙碌。杨娜 摄(shè) 让昔日单纯(dānchún)的种植园变成如今(rújīn)多元创收的生态乐园,正是拥有丰富林地资源(zīyuán)的七里河区让林地“活”起来的意义。近年来,该区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,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,推动农业转型升级。 通过林下养殖、种植和旅游等多业态融合(rónghé)发展,七里河区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,还显著增强了农产品的(de)市场竞争力,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(xīn)路径。据了解,今年七里河区拿出“真金白银”培育(péiyù)林下经济,全力推进“水磨石佛”生态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。 该区农业农村局表示,今年计划将全部农业资金围绕(wéirào)示范带建设项目进行配套,打造林下经济产业园区,谋划项目21项,涉及资金455万元。除了林下养殖(yǎngzhí),林下种植也在七里河区蓬勃发展。该区阿干镇等(děng)地积极引导农民利用(lìyòng)林下空间种植当归、柴胡、赤芍等中药材。 截至目前,七里河区林下中药材种植(zhòngzhí)面积已达500多亩,参与农户75户,年创收150万元。同时,林下套种经济作物面积达4500亩,产值110万元。这些林下种植项目充分利用了林地的立体(lìtǐ)空间,提高了土地(tǔdì)的综合利用率,实现(shíxiàn)了林业资源的多重价值。 图为(túwèi)七里河区石佛沟云顶山景色。(资料图)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,依托石佛沟国家级森林公园等(děng)丰富的森林资源,七里河区大力发展(dàlìfāzhǎn)以农家乐为(wèi)主的“林下旅游(lǚyóu)”。大沟、水磨沟等地已(yǐ)建成(jiànchéng)多家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家乐经营服务实体。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喂食、捡蛋、抓鸡、采摘等乡村生活,享受优美的自然环境。据统计,全区生态旅游产值可达400万元,林下旅游已成为七里河区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。(完)
樱桃林下的白鹅“除草工” 奏响生态致富“向天歌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